1、盲目用药:
常常遇到病人说自己生了病,到某诊所、某医院就诊,未经过任何处理,未明确诊断,就挂上了液体,所使用的药物名称也不知道。有些病人感觉身体不舒服,就凭着自己看的一些健康书籍所得的知识、周围同事和朋友的经验、各种媒体广告中的大肆宣传,就到药店自行购药,进行治疗。
这种治疗的结果只能有两种:一是治愈了病,而且省去了到医院看病所花的就诊费、检查费等费用,节约了时间,减少了麻烦;另一个结果是花了钱、吃了药,病不但未好,反而加重,还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,干扰了本应采用的正确的治疗方案,增加了不应有的开支和不良反应。上述结果,二者必居其一。当今这种盲目用药的现象甚为多见。
2、选药不当:
①无关用药: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,但是许多有病毒性疾病的患者却吃了不少的抗生素。②矛盾用药:既服用促进胃肠蠕动的“吗叮啉”,又服用解痉止痛的“颠茄片”,它们的药理作用完全相反,不知是让胃肠的蠕动增加还是减少,犹如电扇和暖气同时打开,冰棒泡在开水里一样,不知道是要热还是给凉。③欺骗用药:小儿感冒发热,体温在39℃以下,医生给予静脉输液,用了不少的抗生素,还要加上“地塞米松”,小儿体温很快退了下来。这样的治疗看起来效果很明显,但是它的危害却是很大的,因为地塞米松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而使体温降低的,可能在药物代谢完后体温又升高了。即使体温不再升高,小儿的免疫功能被抑制,还会引起其他不利反应。
3、剂量过大或过小:
用药剂量过大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当治疗效果不好时,原则上加大药物剂量是使治疗效果提高的有效方法,但是这样做不仅使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了,同时也增加了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。当药物的剂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,不良反应增加的程度比疗效增加的程度要大得多。